• 全国连锁 · 专业眼科 · 医保定点 · 上市医院
  • 门诊:08:00 ~ 17:00(无节假日)
湖北爱尔眼科 2025-07-30 16:11:15

青光眼的5大谣言,武汉湖北爱尔眼科提醒第一个就骗了80%的年轻人!

“我才25岁,青光眼跟我八竿子打不着!”

“我1.5的视力,医生说我青光眼?骗人的吧!”

……

如果你也抱有这种想法,那么很遗憾,你已踩中青光眼最危险的认知陷阱。今天,就让我们撕开这个“沉默视力小偷”的伪装面具,守住您的光明防线!

科普专家

01、谣言:视力1.5=绝对安全?

真相:青光眼专攻你的“视线盲区”

青光眼早期时,它像从画框的边缘开始撕掉一幅画,可能中心视力仍然清晰,但周边视野却在悄悄变黑。很多人直到“余光”缩成“管状视野”时才惊觉——但那时,视神经已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别等看不见才追悔莫及!

02、谣言:青光眼是老年病?

真相:中青年已成“隐形重灾区”

《中国青光眼诊疗白皮书(2023)》敲响警钟:30-40岁人群占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比例突破30%,患病年龄呈年轻化。

高危人群画像特征

长期熬夜且暗环境用眼(瞳孔散大致房角关闭风险激增)

600度以上高度近视(眼轴拉长导致视神经耐受阈值下降)

持续高强度近距离用眼(诱发眼压波动)

03、谣言:高眼压=确诊青光眼?

真相:青光眼也有“伪装者”

有人眼压正常却确诊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有人眼压飙到30却安然无恙(高眼压症)。眼压只是参考指标之一,必须结合视野检查+视盘OCT+角膜形态与厚度综合判断,视神经的“抗压能力”才是决定性因素——就像有人能轻松扛起200斤,而有人100斤就闪了腰。

04、谣言:关灯玩手机仅导致视疲劳?

真相:可能诱发急性青光眼“视觉炸弹”发作

在黑暗环境玩手机时,为了保证足够光亮进入眼内,瞳孔会生理性散大。对于本身具有前房浅、房角窄、角膜横径小、晶状体厚、眼轴偏短等眼部解剖特点的患者来讲,会进一步加重房角关闭的风险,导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面对突发剧烈眼部胀痛、同侧头痛、视力下降的患者,应及时急诊处理。

05、谣言:偶尔眼胀只是用眼过度?休息就好?

真相:或是青光眼的“先兆信号”

单眼间歇看东西模糊、鼻根酸胀、夜间看路灯有彩虹色光圈……这些“假性视疲劳”可能是青光眼发作的隐匿前兆。尤其是有偏头痛病史、长期激素使用者、高度近视人群,出现相关症状应引起重视,立即前往医院行眼压+眼底检查!

青光眼科学预防指南

1.定期的眼科体检最重要,包括视力、眼压、眼底和房角检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查1次。

2.避免连续长时间在暗环境内用眼,特别是电子产品,应保证充足背景光源,避免长期近距离用眼,每20-30分钟,视远休息。

3.出现单眼视力模糊或虹视,伴鼻根酸痛或头痛,即便能自行缓解,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4.走路时容易摔伤、磕碰,夜间或暗处活动受限,提示可能存在视野缺损,需及时眼科就诊。

5.如果已确诊为青光眼,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往往需要终身复查,长期用药,以避免视神经快速不可逆损害。

6.科学的有氧运动对已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