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连锁 · 专业眼科 · 医保定点 · 上市医院
  • 门诊:08:00 ~ 17:00(无节假日)
湖北爱尔眼科 2025-08-15 18:13:46

潘琳:一载同行,一生坚守——写在湖北爱尔眼科医院成立一周年之际

从护士长到护理部副主任,这一年里,她与湖北爱尔共同成长。建院伊始,她带新人、盯流程、建体系,带领团队从青涩到干练,见证湖北爱尔成为患者的温馨港湾。今天,《我与湖北爱尔眼科医院的故事》专栏给大家带来潘琳主任的故事,以下是她的自述。

八月的风里,飘着初夏未散的蝉鸣,也裹着湖北爱尔眼科医院一周岁的甜香。站在九楼行政办公区的玻璃幕墙前,望着楼下患者进进出出的身影,恍惚间竟想起2024年7月16日——我在护理部吴总监的带领下,手持厚重的资料,踏入这栋崭新大楼的第一天。彼时大厅里还飘着装修后的淡淡气息,装修工人们忙着工程收尾工作,设备工程师忙着安装调试设备;而此刻,这里已是我深耕一年的“家”,是我与湖北爱尔共同书写的“成长日记”里,最鲜活的一页。

01从“筹备者”到“守护者”:以初心锚定方向

接到调任湖北爱尔护理部副主任的通知时,我还在武汉爱尔完成两院新护士带教培训工作。领导说:“湖北爱尔是新院,需要你这样的‘老将’带团队。”我点头,却也在心里问自己:“新院意味着从零开始,我能做好吗?”。

筹备期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2024年4月,我第一次走进尚未完工的湖北爱尔大楼,是和周莉主任一起勘测白内障飞秒手术间占地面积,空荡的走廊里只有施工的敲打声,手术室过道上还堆着些许建材,我蹲在地上,在水泥灰里铺开纸笔,手持测量卷尺丈量手术间面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里将会是我第二个需要深耕的“家”;而再次走进这片充满水泥土气息的大楼,我便沉浸于熟悉而紧迫的筹备节奏中。

护理工作,如同搭建一座桥梁,一端是医院的愿景,另一端则是患者的需求。我和我的团队反复梳理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严谨流畅;物资配备,更是逐一核对,小到一瓶眼药水的标签位置,大到手术室物品的摆放布局,都需精准到位。深夜的筹备间里,灯火通明,我与年轻的护士长们围坐一起,修改流程、讨论细节,窗外的星光和室内的灯光交织,映照着我们专注的面庞——那身影,一如2003年武汉爱尔初建时那个青涩却满怀热情的门诊护士,仿佛时光倒流,初心未改。不同的是,此刻肩上的责任更重,心中的蓝图也更清晰。筹备的每一个日夜,都像是在为即将启航的航船精心校准每一颗螺丝钉,只为它能稳稳驶向光明的彼岸。

8月3日开业当天,我站在一楼门诊大厅看着第一批患者走进来: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家长,有紧张得攥紧衣角的白领。当第一位患者在护士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检查,笑着说“这医院真是漂亮,干净又敞亮”时,我忽然明白——所谓“新院”,从来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一群人用初心垒起的温暖港湾。从武汉爱尔到湖北爱尔,从护士长到护理部副主任,变的是肩上的责任,不变的是那份扎根心底的初心——以温暖之手,守护每一双追寻光明的眼睛。

02从“管理者”到“同行者”:以专业托举信任

作为护理部副主任,我常说:“管理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湖北爱尔的护理团队很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多是刚入职的“新手”。记得开业前培训时,有位护士紧张地问我:“主任,要是患者问我复杂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怎么办?”我拍拍她的肩膀说:“我陪你们一起学。”

筹备的那段时间,我们开启了“白+黑”模式:白天跟着门诊、手术室、住院部的护士长们一起规划整理各区域、申购领取医疗器械、耗材、办公用品等各类物资;晚上我将武汉爱尔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湖北爱尔的实际土壤相融合,带领团队反复打磨各项核心制度与操作规程。每一次交接班、每一项查对、每一份记录,都力求做到极致规范。为了提升护理团队整体实力,我们制定了阶梯式培训计划:资深护士的“老带新”让经验薪火相传;高频次的专科知识培训与应急演练,则不断强化着大家的专业能力与应变神经。

当面对复杂病例时,我常与团队并肩深入讨论,那份专注与执着,恰似当年在武汉爱尔为优化门诊检查流程而反复推敲至深夜的自己。不同的是,此刻引领团队前行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更深厚的力量与更广阔的视野。最终,当看到团队里的“新手”在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崭露头角,当收到患者亲手写下的感谢信,当“优秀管理工作者”的称号意外落在肩头,我知道,所有深夜的灯火与汗水,都在这一刻化作了照亮前路的光。

现在,我们的护理团队已经能熟练应对各种情况:门诊护士能快速熟练完成患者分诊分流及眼科基础检查工作,手术室护士配合主刀医生的速度比预期要快,病房护士的术后随访满意度达到98%。更让我骄傲的是,团队里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思考——“主任,我们能不能给小朋友做‘动画视频宣教’?”“能不能为老年患者设计‘用药提醒卡’?”这些灵感的小火花,让湖北爱尔的护理服务有了温度——我们不仅是“治疗者”、“护理者”,更是“陪伴者”

03从“学习者”到“传承者”:以成长回应期待

这一年来,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护理工作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武汉爱尔时,我曾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集团和市卫健委的支持,来到湖北爱尔后,我把这份对专业的追求带到了新团队,带着护理骨干积极研究课题,利用休息时间整理临床数据;鼓励年轻护士参加学术会议,哪怕只是听一场讲座,也能带回新的思路。

生活里的我,依然保持着“简单”的底色。下班后会去食堂和护士们一起吃饭,听她们聊家里的琐事、工作的烦恼;周末偶尔带着父母或朋友来医院,朋友们会羡慕地说:“你在这你上班真好!”,母亲也会骄傲地跟她的朋友说:“我女儿在最大最好的爱尔眼科医院上班。”有位武汉爱尔的老患者知道我调到湖北爱尔,

特意将家人带到这里做了白内障手术,出院时给我塞了一个自己手工制作的小玩偶,说:“姑娘,我在你这儿看病,放心。”这个小玩偶至今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提醒我:所谓“护理”,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而是俯下身子的关怀。

04未来:以更坚定的脚步,共赴下一程山海

今天,湖北爱尔一周岁了。站在这个节点回望,那些灯火通明的筹备夜、激烈严谨的质控讨论、团队互助的温暖瞬间,都如珍珠般串连起时光。从2003年武汉爱尔初建时的年轻护士,到今日湖北爱尔护理团队的领航人,变的是角色与舞台,不变的是那份对护理事业的敬畏与赤诚。是爱尔这方沃土,滋养了我的专业成长;是党组织的光辉,照亮了我服务奉献的方向。我忽然想起开业那天患者说的话:“你们这医院,看着就大有希望。”而我知道,这份“希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筹备时熬的夜,是培训时流的汗,是每一次蹲下来和患者平视的耐心,是每一次遇到困难时团队的相互支撑。

作为护理部副主任,我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要继续提升专科护理能力,要让每一位患者从进门到离开都感受到温暖,要让我们的团队在专业上更有底气。但我更相信,只要我们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传承“团结协作”的精神,湖北爱尔一定能成为更多人眼里的“光明守护者”。

一载同行,一生坚守。我与湖北爱尔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将继续以党员的责任为旗,以管理者的担当为桨,与所有爱尔同仁一道,在这片荆楚大地上,精研护理之术,深怀仁爱之心。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继续以心为灯,照亮更多人的视界;以爱为舟,载着患者的信任驶向更温暖的远方。

谨以此文,献给湖北爱尔眼科医院一周岁生日,也献给所有与我并肩同行的爱尔人。